讲座主要围绕“现代中国的阅读、理解与解释”和“大学·都市·图像·声音”这两大主题展开。陈平原教授首先指出,在如何理解中国的问题上,不能仅仅关注“文字中国”,还要兼顾“图像中国”与“声音中国”。基于此背景,陈平原教授从四个层面重点阐释“大学·都市·图像·声音”这一主题。首先,关于大学。陈平原教授反思了中国大学走过的一百年道路,并借由其对北大校史的“变脸”书写,启发大家重新思考研究大学的新思路和书写大学历史的新方式,即大学史更应关注人、故事及曾经被遮蔽的人物,而不是仅仅关注干瘪的数字;第二,关于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陈平原教授指出“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是中国文学史有待彰显的另一面,过于关注田园是文学史的一种缺陷,而理解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并将城市的历史与文学文本的历史进行对话,是兼具温情与想象力的“漫游”,便于研究者保持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认真思考的权利。另外,在谈及城市研究时,必须要明确两个问题,即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和因文体表述差异而给城市研究带来的复杂性;第三,关于文字与图像。陈平原教授指出图像与文字之间的互动传播可以辅助研究,带来新视角,尽管如此,其对于文字之“不可替代”仍是坚信不移;第四,关于文字与声音。陈平原教授从其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谈起,说明自己从事该项研究得出的关键问题是声音与文字的转换问题——写书的人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是听书的,而是看书的。而后,结合鲁迅《无声的中国》的演说引出“有声的中国”,点明“‘声音’之于‘文学’,‘学问’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关系,主张研究者从自身的责任及研究期待出发,关注转瞬即逝的声音。